【聯盟大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全方位參與,共建中國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

以下為演講回顧:
2017年至今,全國新能源汽車通過車聯網進行監管,目前每天的數據量接近50T到100T之間。孫逢春院士指出,新能源汽車安全是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進行大數據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尤為重要。
國家、地方政府和企業三級安全監管體系已經建立起來。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數據顯示,全國新能源汽車累計接入1316萬輛,累計運行4000多億公里,每天大概5億到6億公里,且隨著保有量的增加每天的運行量仍在增加,累計節能減碳1.5億噸。隨著保有量的增加,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已經成為社會用戶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2016年開始,國家標準共采集61項數據。隨著行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提升安全水平,對標準進行修訂。成立六年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也在進一步完善數據的接入、統計和分析能力,拓展大數據平臺的應用空間:打通公安部公共安全交通集成平臺和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將冬奧服務車輛分級管理,對重點車輛安全監測和監管,保證車輛的運行;逐步擴大試點應用的范圍,全國普遍推廣……全方位的運行監管體系建設,要求涵蓋質量安全、運行安全、數據安全、售后服務、事故處置等全要素。
對于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研究的內容與規劃,孫逢春院士表示,希望政府部門、管理機構、行業組織、測評機構、整車企業全方位參與,從傳統的管理向數字化的管理進行過渡,支撐安全體系建設。要形成主體責任溝通機制,明確數字化管理方式下各主體的責任分工、任務分工。構建部門間的數據交換機制、共享機制、組織協調機制和反饋機制。
安全體系的建設要從抓質量、保運行、優服務、追溯源、控信息五個維度著手。
抓質量:以數據驅動的質量評估技術、線上線下聯動的核查方法形成產品質量安全評價體系。
保運行:通過車輛運行監測體系評價、安全預警處置能力評價以及企業運行管理能力評價來建立運行的安全體系。
優服務:由健康評估、故障診斷能力評價,車輛健康檔案評價以及售后服務網點能力評價形成售后服務管理子體系。
追溯源:建立事故鑒定流程規范、建立火災應急處理數據庫、應急處置能力評價體系構成應急響應體系。
控信息:通過數據安全分類分級、技術安全體系建立信息安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