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
1、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
第一部分為創新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包括加強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推進社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共享、加大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支持力度、推廣智能有序充電等新模式、提升充電基礎設施運維服務體驗等五項措施。
第二部分為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包括豐富新能源汽車供應、加快公共領域應用推廣、提供多元化購買支持政策等三項措施。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農村戶籍居民在戶籍所在地縣域內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消費券等支持。鼓勵有關汽車企業和有條件的地方對淘汰低速電動車購買新能源汽車提供以舊換新獎勵。鼓勵地方政府加強政企聯動,開展購車贈送充電優惠券等活動。加大農村地區汽車消費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確定首付比例、貸款利率、還款期限。
第三部分為強化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宣傳服務管理,包括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強化銷售服務網絡、加強安全監管等三項措施。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積極主動作為,推動相關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見效,完善購買使用政策,進一步健全充電基礎設施網絡,確?!坝腥私?、有人管、能持續”,為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的推廣使用營造良好環境,更好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2、工信部等四部門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
7月6日,工信部等四部門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調整新能源車型積分計算方法,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掇k法》將新能源乘用車標準車型分值平均下調40%左右,并相應調整了積分計算方法和分值上限。新增“新能源汽車積分池管理”一章,建立積分池管理制度。當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與負積分供需比超過2倍時啟動積分池存儲,允許企業按自愿原則將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存儲至積分池,該部分積分存儲有效期5年。當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與負積分供需比未達到1.5倍時釋放積分池中的積分,允許企業提取儲存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當年度未使用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將返還積分池。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7月14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鄉村振興局近日聯合對外發布《關于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全面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推動構建農村新型能源體系。
意見提出,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既要聚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用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補齊農村電網短板,提升農村地區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也要適應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新任務新要求,提升農村電網綜合承載能力,推動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和農村用能清潔低碳轉型。
意見明確,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智能開放的現代化農村電網,農村地區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城鄉電力服務基本實現均等化,全面承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就地消納,農村地區電氣化水平顯著提升,電力自主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力支撐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鄉村振興局近日聯合對外發布《關于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全面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推動構建農村新型能源體系。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7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措施要求,加強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持續推動換電基礎設施相關標準制定,增強兼容性、通用性。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積極開展公共領域車輛換電模式試點,支持城市公交場站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線加快推進換電站建設。
具體措施包括優化汽車限購管理政策、支持老舊汽車更新消費、加快培育二手車市場、加強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著力提升農村電網承載能力、降低新能源汽車購置使用成本、推動公共領域增加新能源汽車采購數量、加強汽車消費金融服務、鼓勵汽車企業開發經濟實用車型、持續緩解停車難停車亂問題等十項。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并抓好政策落實,支持有關行業協會、商會、汽車企業、金融機構等開展汽車促銷活動,不得出臺地方保護的政策,避免惡性競爭,共同維護行業秩序,營造有利于汽車消費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7月26日,《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正式發布。它是《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第二部分,是對《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8版)》的繼承、延伸與完善,是在對第一階段標準體系建設情況進行客觀總結、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需求和新趨勢進行深入分析后,形成的框架更加完善、內容更加全面、邏輯更加清晰的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智能網聯汽車是具備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和自動控制,或與外界信息交互,乃至協同控制功能的汽車,是推動車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秶臆嚶摼W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8版)》發布至今,我國已圓滿完成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初步建立起支撐駕駛輔助及低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且在體系規劃完善程度和標準數量等方面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譯文還被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相關機構列為參考文件,成為全球汽車企業戰略布局和產品規劃的重要指導。
當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技術加速迭代演進、產業發展不斷深化、行業監管需求迫切,對新形勢下的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新階段的新需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修訂形成了《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新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充分考慮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深度融合和跨領域協同的發展特點,形成了“三橫二縱”的技術邏輯架構,主要針對智能網聯汽車基礎、通用規范、產品與技術應用,構建包括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技術、產品、試驗標準等在內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關鍵技術、核心產品和功能應用的基礎支撐和引領作用,與《建設指南》其他部分共同形成統一、協調的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架構。
新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在全面總結當前標準體系建設進展的同時,提出了2025年、2030年兩個階段的標準體系建設目標。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0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夠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3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并建立實施效果評估和動態完善機制。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繼續指導全國汽標委智能網聯汽車分標委(SAC/TC114/SC34)及有關單位,加大在功能安全、網絡安全、操作系統等重點領域的標準研制力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法規協調制定,推進關鍵標準的宣貫實施,加快新能源汽車與信息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發展,通過標準引導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地方政策
加快推動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維護各環節落實綠色低碳要求,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優化空間布局,統籌利用綜合運輸通道資源,鼓勵公路與鐵路、高速公路與普通公路共用通道,推動鐵路專用線向物流園區、產業集聚區等重要貨源地延伸。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推進加注(氣)站、加氫站與充換電站建設,實現重要交通樞紐、公共場站、物流園區等全覆蓋。推動零碳服務區建設。到2025年,全市建成充換電站700座,充換電基礎設施保有量超過8萬個。
6月30日,遼寧省盤錦市人民政府印發了《盤錦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過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新建公用和專用充電樁、換電設施等充電基礎設施,按照由近到遠(城區到鄉鎮)、先直流后交流的原則分類分布組織強檢工作,建立完善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并推動“油氣電氫”綜合能源服務示范站建設。
7月5日,許昌市人民政府印發《許昌市重卡換電支持政策》?!笆奈濉逼陂g,全市重點布局50座重卡換電站。各縣(市、區)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加快推進重卡換電站項目建設,工信部門積極推廣換電重卡車輛替代。到2025年,基本形成許昌市重卡換電服務體系。對驗收合格并投入使用的新建重卡換電站,按實際設備投資不超過20%,單站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給予建設獎補。
第一部分為加快推進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維。包括完善縣鄉充電網絡規劃布局、落實新建居住社區配建標準要求、優化居民個人充電樁報裝流程、推動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居民社區公共充電樁建設、加大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支持力度、加大充電新技術推廣應用、提升充電設施信息化管理水平等8項措施。
第二部分為鼓勵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包括豐富新能源汽車車型供應、推進新能源二手車評估和交易、加快公共領域應用推廣新能源汽車、提供多元化新能源購車支持等4項措施。
第三部分為強化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宣傳服務管理。包括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系列活動、強化農村新能源汽車營銷、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服務保障、建立農村充電基礎設施協調機制等4項措施。
意見強調,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推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做大做強動力電池產業,打造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有序拓展新能源產業新領域新賽道。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培育發展儲能、數字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新材料等產業。
《方案》明確了一批看得準、實打實、能見效的重大事項、重大項目,并形成清單。其中,重大事項清單圍繞優化產品供給、改善消費環境提出25項重點舉措,如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培育夜經濟消費集聚區等;重大項目清單則聚焦基礎設施、產業轉型等領域,梳理遴選了49個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標志性項目,如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中州時代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一期(寧德時代)、鵬輝新能源產業園等項目。
針對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方案》提出了制定《河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等舉措,以推進城際快速公路、公共區域、城市居住社區、旅游景區等場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到2023年實現縣域示范站全覆蓋和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全覆蓋,到2025年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槍)25萬個以上、集中式公用充換電站6000座以上。
針對鄭州城市群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方案》提出了重點攻克燃料電池汽車及氫能產業鏈關鍵零部件、關鍵設備核心技術,加速培育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產業集群;全面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在中長里程客運、市政領域場景打造,加快燃料電池貨車在物流,重卡領域商業化應用;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加氫站建設,加快構建適度超前、設施先進、安全高效的氫能供應網絡,全面覆蓋城市群公交、物流等主要運營線路等三項主要推進舉措。計劃到2023年推廣應用855輛燃料電池汽車并建成各類加氫站19座;到2025年累計推廣應用4445輛以上燃料電池汽車,并建成各類加氫站82座,實現燃料電池八大關鍵零部件、基礎材料實現國產化、自主化目標,并在零部件、整車、儲氫設備、制氫技術等領域實現重點突破。
為促進綠色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方案提出重點發展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儲氫、儲熱等儲能產業;動力電池、核心關鍵零部件、氫能重卡、氫能商務車、電動汽車整車制造等產業。
循環經濟方面,方案指出應深入開展廢鋼、廢塑料、廢輪胎、廢舊動力蓄電池、廢紙等行業再生資源規范管理,鼓勵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公布碳足跡,選樹一批標桿企業。圍繞電器電子、汽車等產品,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探索培育兼具貯存、拆解、檢測、分選、材料加工、物流等功能的大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區域綜合服務中心站,打造一批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再生利用骨干企業。
裝備制造方面,方案指出應圍繞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工程和專用設備、智能裝備等領域綠色低碳需求,聚焦重點工序,加強先進鑄造、鍛壓、焊接與熱處理等基礎制造工藝與新技術融合發展,實施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加快推廣抗疲勞制造、輕量化制造等節能節材工藝。優化整車設計和生產流程,加快發展電機、電池、電控、高性能充電樁,引導企業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引進環境感知、車載操作系統、高精度導航等核心技術,研發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到2025年,一體化壓鑄成形、無模鑄造、超高強鋼熱成形、精密冷鍛、異質材料焊接、輕質高強合金輕量化、激光熱處理等先進近凈成形工藝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到2030年,推廣應用一批先進綠色制造技術,大幅降低生產過程能耗,支撐裝備制造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
汽車產業方面,《方案》明確:發展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堅持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強化整車、整機與材料、零部件協同,創新引領與應用牽引并重,聚力發展汽車、電線電纜等細分產業鏈。到2026年,全產業鏈營業收入力爭達到8000億元。
新能源汽車相關方面,《方案》明確:
1)強化新能源企業與新能源汽車、儲能應用、關鍵材料等企業協同,推動動力電池企業與新能源汽車企業,鋰電池材料企業與鋰資源、化工等企業,光伏制造企業與新型儲能、原輔材等企業聯合布局。
2)做強廢舊電池回收利用。持續完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推動規范化梯次利用和高值化再生利用。加強規范引導,鼓勵回收企業申報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工信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59號)的企業公告。
3)加快儲能市場培育開發。推動充電為主、換電為輔的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探索車電分離等新模式。
“十四五”規劃明確,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支持新能源企業和特定車型企業開展換電業務,區分乘用車、物流車、重卡等類型,建設布局專用換電站,圍繞礦場、園區、城市轉運等場景,開展城市、企業、園區試點示范。積極探索商業化新模式,鼓勵在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設開展“光儲充換”一體化項目試點示范。加快車電分離模式探索和推廣,促進重型貨車等領域電動化轉型。探索出租、物流運輸等領域的共享換電模式,優化提升共享換電服務。
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支持公交場站、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高速服務區及物流園區、工業園區等具備條件的場所,探索商業化運作新模式,積極推進“光儲充換”一體場站建設,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利用,加大光伏+、儲能+電動汽車等技術推廣應用,提高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大力提升新能源電力消納能力,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清潔低碳實惠的充電體驗。從2023年開始,鼓勵各市每年建設完成1-2個“光儲充換”一體化充(換)電站試點示范項目。
三年行動計劃明確,開展儲能+電動汽車試點示范項目,支持新能源企業和特定車型企業開展換電業務,區分乘用車、物流車、重卡等類型,圍繞礦場、園區、城市轉運等場景,開展城市、企業、開發區試點示范,建設布局專用換電站。加快車電分離模式探索和推廣,促進電動化轉型,探索特定專用車型的共享換電模式。完善新能源貨車擴大市內通行范圍、延長通行時間等綠色通行配套政策,優化提升共享換電服務。從2023年開始,鼓勵各市每年布局1-2個專用換電站試點示范項目。
7月18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發布《武漢市加快推進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通知。新能源汽車方面,實施國家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加大新能源配送車輛推廣應用和充換電站設施建設力度,優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分類管控措施。
在公共快充樁建設方面,在中心城區和中心城區以外地區新建并投運,且平均單槍功率(充電模塊功率/充電槍數量,下同)不低于80 千瓦的公共快充樁,按照充電模塊功率,分別給予150 元/千瓦、200元/千瓦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在市內高速公路服務區、3A 級(含)以上景區新建并投運,且平均單槍功率不低于 90 千瓦的公共快充樁,按照充電模塊功率,給予 300 元/千瓦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在市內新建并投運單槍功率不低于350千瓦的大功率充電樁,按照充電模塊功率,給予350元/千瓦的一次性建設補貼。
在公共慢充樁建設補貼方面,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民營企業、園區、商圈、旅游景區等內部停車位,新建并投運交流充電樁及小功率直流充電樁,且平均單槍功率不低于7千瓦的交流充電樁或小功率直流充電樁,按照充電模塊功率,給予50元/千瓦的一次性建設補貼。
在居住社區“統建統營”補貼方面,支持利用居民小區、保障性住房的公共停車位,新建充電專用車位,統建統營充電基礎設施,開展分時智能有序充電。對統建統營平均單槍功率不低于7 千瓦的交流充電樁或小功率直流充電樁,按照充電模塊功率,給予50元/千瓦的一次性建設補貼。
在公共快充樁升級改造獎勵方面,支持對 2018 年12 月31 日前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站點上一年年均容量利用率低于2%,面向全社會開放、提供公共服務的直流充電樁進行功率“小改大”升級改造,對充電模塊功率提升部分,給予100元/千瓦的一次性更新升級獎勵。
在“充儲泊”體驗中心示范運營獎勵方面,鼓勵打造集充(換)電、儲能、智慧停車等多元化服務業態共生,并配備便民休息設施的體驗中心,并按照充電模塊功率,對體驗中心內建成的平均單槍功率不低于 120 千瓦的公共快充樁給予200 元/千瓦、對平均單槍功率不低于 350 千瓦的大功率充電樁給予400 元/千瓦,對換電站給予 400 元/千瓦的一次性補貼。
在換電站建設方面,對提供共享換電技術服務,且實際運營兼容多品牌多車型的換電站,按換電設備充電模塊額定充電功率,給予350 元/千瓦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巡游出租、網約出租、郵政快遞、城配物流換電站最高不超過50萬元/站,城市環衛、渣土運輸、港口作業、干線物流換電站最高不超過80萬元/站。
在換電站運營方面,對單站平均每月換電次數達5000次以上且平均每月換電電量10萬度以上的巡游出租、網約出租、郵政快遞、城配物流換電站,給予30萬元/站的一次性運營獎勵;對單站平均每月換電次數達到500次以上且平均每月換電電量5萬度以上的城市環衛、渣土運輸、港口作業、干線物流換電站,給予30萬元/站的一次性運營獎勵。
對市級監測平臺運維主體,根據考核結果,按照最高不超過年度運維支出的30%給予運維補貼,年度補貼資金不超過500萬元。
補貼支持在市內舉辦新能源汽車國際車展、新能源汽車下鄉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峰會、論壇、展會、大賽、培訓、沙龍等活動,對具有相關資質的活動舉辦方,按照不超過活動經費(場地租賃費、搭建費、媒體宣傳費、咨詢費、現場執行費等)的 30%給予獎勵,單個活動舉辦方年度獎勵資金不高于50萬元。
本次財政補貼分為兩批次,第一批次項目申報時間為2023年7月20日至8月15日;第二批次2024年1月1日至1月31日。獎補標準按照《重慶市財政局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2023年度充換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渝財規〔2023〕3號)相關標準執行,獎補金額在20萬元以下的項目不再支持。
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綠色節能低碳貫穿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過程,有效降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中的應用,構建綜合交通樞紐場站綠色能源系統。完善充換電、加氫、加氣(LNG)站點布局及服務設施,鼓勵開展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建設,對交通供能場站布局和建設在土地空間等方面予以支持,開展多能融合交通供能場站建設,推進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互動試點示范,推動車樁、船岸協同發展。加快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5G和北斗導航系統等先進信息技術在公路、水路、鐵路、通用航空中的應用。到2025年,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全覆蓋。積極推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打造一批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工程。
方案提出以新會區為重點打造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建成原材料-前驅體-電池材料-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循環體系。
區域示范角度,方案提出依托“南北兩基地、東西三高地”的氫能產業空間布局,積極打造上海郊區交通氫能應用環廊,重點形成寶山、嘉定、青浦、金山、臨港等五個各具特色的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聚集地、示范先行區。
工作舉措方面,方案提出完善加氫站建設標準和運營規范,確保用氫安全。按照“站車協同”原則,適度超前布局加氫站,加快推進加氫站的建設落地,力爭在2025年前,完成不少于70座加氫站建設。以集約利用土地為牽引,持續挖掘建站潛力,推進加油、充電、加氫一體化的綜合能源補給站建設,構建便捷、安全的加氫網絡,提升站點覆蓋率,減少車輛加氫的空駛里程。鼓勵在港口、機場、公交停保場以及交通站點、生產園區等場所建設加氫站,支持臨港、嘉定、崇明等區域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開展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試點,保障相關車輛或裝備就近加氫。強化氫氣保障能力,完善工業副產氫供應渠道和推進制氫產業發展,確保交通用氫的氣源保障,滿足試點運營需要。